報喜鳥
小時候,我們把喜鵲稱報喜鳥,因為它每天嘰嘰喳喳的歡快無比,大人們都說,只要喜鵲飛來,在你身邊鳴叫準有好事,如果它選擇在你家梁上做窩,那你一定好運連連。
喜鵲雄鳥先選擇一個適于造巢的地點,然后就站在枝頭高聲鳴叫,長長的尾巴一翹一翹地向雌鳥炫耀。如果有雌鳥飛來,認可了他的選擇,它們就會結成一對,形影不離地一起活動一段時間后,才開始造巢。
喜鵲喜歡把巢建在很高的大樹上。這一次它選擇了我們的發射塔,塔是那種常見的電信發射塔,鋼架結構約二三十米高度,在刺目的陽光下泛著銀光,巢卻赫然固筑之上,一窩或兩窩,我視他們為塔上巢,塔上巢乃鳥類之蝸居,窩為巢,巢亦是家。
巢的外形看起來十分粗糙、簡陋,但每一根樹枝都是精心擔架上去的。它們先銜來濕泥墊在塔杈上,再把樹枝粘架上去,然后邊壘架樹枝,邊粘加濕泥,就像建筑工人蓋房子一樣,這樣壘起的巢很牢固,不易被風吹落。
鵲巢外壁粗糙,里面卻有很光滑的泥碗,泥碗的泥也是喜鵲一口一口銜來的,泥里還摻雜了干草,厚厚地壘在里邊,它也像燕子那樣用胸腹把泥碗的內壁輾實壓光滑。泥碗干了以后,里面還要墊一些松軟的獸毛、草葉等材料,巢的上邊還要加一個“屋頂”。
“屋頂”也是由樹枝搭成的。樹枝搭得很巧妙,即使下大雨也不會淋濕里面的泥碗。在巢的一側留有一兩個入口作為出入的門,入口總是開在背風的一面,還往往用棘刺圍起來,以防不速之客侵襲它的家。
站在生態水泥這片建筑林立,生機盎然的土地上,我的前面綠樹成蔭,碧草簇簇,一汪池水倒映藍天,極目遠眺,我看到了塔上巢,看到了喜鵲對家的熱愛,它讓我悟到:“當我們真正熱愛這個世界時,才真正的活在這個世界上?!?
那巢,高高的落坐在縱橫交錯的塔上,偌大一窩,猶如高掛的旗幟,令人嘆為觀止,讓人頂禮膜拜。千萬根的稻草是千萬次的往返,不畏艱辛,不知疲倦,一根一根銜向塔上一絲不茍,精心搭建,只為心中永遠的家。
縱然有無數次的狂風肆虐,縱然有無數次的暴雨沖襲,喜鵲不改初衷,不移其志。每天日出日落,每年春夏秋冬,塔在、巢在。就這樣,歲月更迭,就這樣笑傲藍天。
站在生態水泥這片神奇的土地上,想我們生態的子民,何嘗不是一只只報喜鳥?一路走過,山高路遠,一路走過嚴寒酷暑,勤奮工作,任勞任怨,都是在為自己營造幸福的家,為家人搭建溫暖的巢,家為巢,巢亦是家。如同喜鵲的塔上巢,一種不屈的信念,一種堅韌的拼搏,更是一種厚重的責任。
站在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水泥這片熱土上,遠望塔巢,我們是報喜鳥,生態便是報喜鳥!我們熱愛家園,生態便是吉祥的家園!我們心懷明媚,生態便絢麗璀璨!
唯有熱愛,可抵歲月漫長。(姚樹葉)
